画家…曾汉章 曾汉章1939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新关镇大水井村的一个农民家庭,7岁时母亲病故,随父亲生活。因家境贫困,他只念过两年私塾。曾汉章的先祖藏有不少书法、美术作品,不少还是名家真迹。小时候,他看到祖母晾晒古画,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、花鸟、走兽等,让曾汉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 当时,他用石头、树枝学着画,没有灯,便捉来萤火虫装在空瓶子里当作灯,有时找着了笔墨就去临摹。早也画,晚也画,手痛了,胳膊酸了,指头肿了,家具上、墙上、门上、地上到处都是他的画。 曾汉章14岁那年,到当地画家白云亭(白安民)的门下学国画。凭着他的聪明和勤奋,在1959年全省的国画赛上,他的水墨画《牧归》获奖。大红的铜牌及300元奖金,让他喜不自胜。当年他才20岁,是获奖选手中最年轻的一位。 1961年,全省举行美术作品展,他那幅高1.5米,长12米的速写《变通图》,是他从石门县汽车站乘车至慈利县的岩巴渡周家村的速写。这幅画记录了100公里行程中风景秀丽的土家山寨、乡土民情,活灵活现,构思独特。“文革”过后,已到不惑之年的曾汉章重新拿起了画笔。他一心想把逝去的岁月弥补。他隔壁一青年学练二胡,整日咿咿呀呀的琴声,使得要在安静环境里工作的曾汉章难以集中精力。于是,他索性二胡弦响一下,他画一笔,动静结合,画成后居然效果不错。 1995年9月,他创作的《八千英魂震山林》画,画面描写的是李自成兵败隐居夹山后,其夫人带领8000女兵在滨湖一带作战的场面。此画获“中国农村巾帼书画展”优秀奖,并作为庆贺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参展作品。 1997年,曾汉章的《夹山全貌复原图》,为陕西米脂县李自成博物馆收藏,同年作品《山寨恋歌》在南京大学江苏画刊美协组织的美展展出,并被湖南大学出版社的《有关李自成杂谈》一书作为封面。 曾汉章的自传画共28幅,共分为三部分。第一部分(1至6幅)描绘了从他出生,自幼习画到青年画家的求索路。比如,第2幅中画出了幼小的他,从祖母晒画中产生浓厚的画画兴趣。他面对着山羊、草地,把地面当纸、树枝当笔,画得如痴如醉。第6幅是他撑起画板、头戴草帽,在高山密林之处勾画山川美景。第二部分由7至20幅画组成,反映出了他中年的艰辛与磨难。不过,生活的困顿,挡不住他画画的热情。第19幅为青山绿水,他背上日常生活用品,一边采药,一边放眼美丽的湘西山水。曾汉章说:“那时候,我在心里默默地埋下了创作的种子。”第三部分有8幅画面,展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,他欣喜若狂,又拿起了画笔,把藏在心底的大好河山画下来。28幅画面,如同人生长卷,反映的是他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,让人看后回味无穷。 曾汉章50年来专攻水墨山水画,画得最多的是松,尤为是扎根在山崖的劲松。情寄于石门山水的他,对石门的山山水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。他通过绘画,艺术再现历史,为家乡人民吟唱一首舒缓自如、古朴清纯的山乡恋歌。